所在位置:排行

民国时期的教育状况

更新时间:2024-03-22 05:03

发布时间:2022-10-12 16:18

中国教育史(10)南京国民时期哔哩哔哩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使传统教育中第一次引进了西学,呈现出西学与中学并存的局面,这对于变革旧的教育内容,改变我国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应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新式人才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发布时间:2022-09-15 12:09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复电以法律无明文,不为罪。也就是说,二审经请示最高司法机关,最终以法无明文不为罪之理由对两姐妹改判无罪。该案可称为民国时期刑事审判中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案例。

发布时间:2018-04-08 10:13

译史张旭:民国时期湖南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

由此可见,现代教育中的体制和机构对翻译事业的推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较于近代,民国时期湖南翻译界的状况明显改变。此间,湘籍译家的翻译在规模和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传统的湖湘文化精神在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中继续得以展露。翻译活动

发布时间:2019-05-12 03:37

针刺消毒史:近代以来的曲折遭遇与社会反应网易订阅

医者的自觉是针刺消毒技术得到重视与应用的内在趋动力,而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繁荣则为其迅速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林立,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针灸教育家,如承淡安、罗兆琚、曾天治、朱琏、杨医亚等。他们较早地接受了近代医学

发布时间:2023-06-08 00:00

民国时期的教育现状:高文盲率,忽视科学技术,大师阶层独占教育资源

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的教育状况极为不良。虽然现代化教育已经在那个时代萌芽,但是许多人仍然被文盲所困扰,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大师阶层的垄断意味着普通百姓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发布时间:2010-10-01 15:01

民国时期教育状况但斌新浪博客

民国时期教育状况 教育乃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1、教育完全免费。中华民国成丄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免费上师范就成

发布时间:2024-01-17 17:19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十篇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篇1 论及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发展,首先需要厘清江苏区域范围的变迁。清代的江苏因两江督抚不同城,教育行政机构也分属两江学务处(江宁)和江苏学务处(苏州),故在清末教育统计数据时,江宁、江苏被分列二地。民国建立

发布时间:2019-05-14 08:46

多元开放:民国时代的女子教育(5篇)写写帮文库

被孙中山称赞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的唐群英在长沙创办数所女子职业学校,如长沙女子法政学校、女子自强职业学校、女子美术学校等。在民国时期,湖南女学以职业女学为主流。 也是在1913年,时任桂东教育会长的邓润棠在桂东女子教育尚无胚胎

发布时间:2021-12-18 00:07

文学院社会学系毕业论文,1944年5月)(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书评

(蔡文娜:一个过渡时代的家庭,何一民等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四川大学卷》三编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01,第123-148页。本文摘引,除标注出处外,皆引自此,余不再注。)论文评语:“该文取材颇足弥贵,自是不凡之作。再加剪裁

发布时间:2014-01-28 00:00

邛崃搜狗百科

民国时期 建国以后 2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区划详情 3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地形状况 水文环境 自然灾害 4自然资源 5人口 6政治 7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8文化 9社会 科技教育 文卫体育 城建环保 民生保障 10旅游 11荣誉

发布时间:2017-01-01 00:00

张有财:试论民国时期的临夏回族新式教育

摘要:民国时期,在中国教育救国这一大社会氛围的影响下,临夏回族在以“三马家族”为首的回族上层人士的推动下,民族教育得到了长足快速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临夏回族的文化素质,也为促进本地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

发布时间:2022-01-30 00:00

年度回望国图社民国文献编辑室2021出版成果盘点

本书为《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史料汇编》的续编,全书编为四十册,收录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图书79种,期刊十种。计有社会教育、民众教育、公民教育、国民教育等方面。涉及了社会教育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实施概况、法律法规、学术专著等内容。

发布时间:2022-03-07 00:00

民国时期武汉教育的发展挂云帆

【摘要】:武汉教育的发展便在这风云变幻的时局中顿挫徘徊,艰难前行。1926年冬,武汉国民政府改革高等教育,改组合并公立学校,整顿取缔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关于民国时期武汉教师的数量,最早可以从湖北警务公所的调查中进行推测。民国时期小学教

发布时间:2014-08-21 12:57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综合资讯职教网

民国时期的教育格局,必须提及教育系统之外的教育,其中包括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以梁漱溟、晏阳初和陶行知为代表的乡村教育或曰平民教育,这两支虽非民国教育的主流,但却与教育系统之内的教育一起,共同构建了民国教育丰富而又多元的格局,

发布时间:2022-11-21 00:00

民国时期的陕西小学教育研究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中国公民的教育过程中,其中小学教育是根本,它担负着多项重大的任务,比如给上一级学校、社会输送各式人才,提升我国人民素质并培养人们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少

发布时间:2021-02-06 00:00

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一).docx原创力文档

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一).docx 8页VIP内容提供方:haijie1005 大小:45.18 KB 字数:约2.71千字 发布时间:2021-02-06发布于黑龙江 浏览人气:34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

发布时间:2020-09-10 16:02

施扣柱∣先发早发与民“主”官“辅”:民国时期上海职业教育的

职业教育是近代上海教育中特别出彩的一大教育类别,民国时期上海的职业教育更是值得大书。经历了清末萌芽时期的预习与演练,此时的上海职业教育悄然从青涩走向比较成熟,逐渐形成了以中初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独具地方特色又不乏历史借鉴价值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6-08-04 00:00

民国时期的教育豆丁网

第一节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一、壬子癸丑学制一、壬子癸丑学制(一)建立(一)建立19121912年年11月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大总统,蔡元培任教育总长。

发布时间:2012-05-07 00:00

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博览群书光明网

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 中国的公民概念和公民教育是近代从西方移植而来,主要假道日本,但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欧洲最早实行公民教育的德法诸国一样相近,在19世纪末就得到维新思想家的倡扬,随即付诸于新学制。与公民教育在欧美诸国自然发生所

发布时间:2020-05-28 17:24

民国时期那些教育大家,你知道谁?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著名教育家( )的评价。 A.杨贤江 B.陶行知 C.蔡元培 D.黄炎培 1.【答案】B。解析:此题是识记类题目,考查民国时期教育家和相对应的生平。

发布时间:2023-11-18 03:06

我所亲历的民国时期平民教育

他们以设备简陋,立案手续不全,不符合大学资格等理由勒令社会大学于3月停办,补办手续。后来由于抗战胜利,陶行知和大多数教师都要回南京、上海工作,重庆社会大学只好告一段落,但它在民国时期平民教育史中,都应占有光辉的一页。

发布时间:2014-12-12 02:21

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的变迁及其分析参考网

【摘要】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的变迁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制度、政校关系及学校管理制度的变迁。通过对相关内容历史发展的梳理,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限的划分,且注重机构的工作效率问题;大学区制的

发布时间:2018-10-13 00:00

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展鸿公务员考试网公务员考试

(一)清末时期的教育目的 1906年,当时的学部正式规定和发布的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 1912年由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于9月公布的民国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发布时间:2023-04-26 01:50

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探析

平民教育思想是“救亡图存”历史社会现实中民众追求国家独立富强的时代产物,是“教育救国论”在20世纪的延续。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是民国时期教育体系的创新,它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平民教育的根本宗旨,以“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为平民教育

发布时间:2019-01-17 14:52

蒋介石在民国时期是如何重视教育的综合资料抗日战争纪念网

蒋介石在民国时期是如何重视教育的 在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始终秉持“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理念,将教育视为立国的根本,甚至认为教育无希望,则真正无办法。 蒋介石认为现代国家的生命力有教育,经济,武力三个要素构成,而教育是根本,“三者之

相关推荐
  • 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备考考点——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1.1902年的“壬寅学制”(未实行)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

  • 旧中国学制的演变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其中旧中国学制的发展历程考察比较多。在考察的过程中,主要是识记类,主要涉及特点、地位与学制的对应。因此,在备考时候我们需要梳理知识,准确识记。 二、考点指导 旧

  • 旧中国学制有哪些

    有时间再详更(先把时间点背下来啊喂!) 旧中国的学制(重要) 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政府自行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近代学校的诞生。培养外语人才,教授外语,1902年并入

  • 旧中国学制的特点

    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二十一年,至通儒院要二十六年。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得到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比壬寅学制更为系统完备,它标志着封建传统学校的

  • 旧中国学制的内容及特点

    福建教师招聘根据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学部分规定的考试知识点内容,今天来介绍旧中国的学制沿革,帮助大家梳理基本概念。 1、1902年的“壬寅学制”(2015年已考判选题) 我

  • 旧中国学制的读音

    如国小采六年学制、国中采三年学制。引证解释1. 学校的制度。引南朝 宋 范泰 《请建国学表》:“学制既下,远近遵承。”《北史·刁冲传》:“虽家世贵达,及从师於外,自同诸生。于时学制

  • 旧中国学制的沿革

    考点1-4 1902壬寅学制(未实行)、1904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1922壬戌学制(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四节

这里是最全的民国时期的教育状况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民国时期的教育状况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