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排行

基础研究人员

更新时间:2024-04-25 01:11

发布时间:2021-12-01 00:00

2024·新青年·新思考丨“开放科学与数据伦理”,10位青年学者新年

有研究人员在社交平台发布实验过程、数据记录甚至开视频直播,引得网友群众围观。这种直播实验的另类科研方式,一方面契合了开放科学对研究过程透明的呼吁和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期待;另一方面,伴随着科学内部争议的披露,容易导致公众对科学态度的分

发布时间:2023-07-06 11:25

朱世强:加快构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新平台科学科研人员网易订

做好青年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和发展的顶层规划,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围绕发现、培养、任用、管理、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建立体系化、链条式人才培育机制。之江实验室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占比高达79%,一批80后、90后成长为国家级项目负责

发布时间:2018-09-19 14:21

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

五、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参加各层级职称评审,除必须达到上述标准条件,还应分别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研究实习员(初级) ?1.基本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初步了解本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07 10:33

政府工作报告中基础研究“双十”引热议:瞄准“从0到1”,让科研

丁奎岭也表示,可在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选定“基础研究特区”并给予特定支持,设定十年(或更长)期限,不考核一般论文成果,只关注研究价值和实施进展,为基础研究人员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

发布时间:2023-03-13 18:53

一文速览!那些与人才工作息息相关的建议提案研究工程基础

改变目前将论文、专著、举办或参加国际会议次数等作为评分依据的量化考核机制,从重视成果数量向重视成果质量转变,从硬性考核方式向柔性考核方式过渡,重点考核基础研究为国家贡献了哪些新知识。同时加强对基础研究人员的生活保障支持,让科研人员

发布时间:2023-10-11 00:00

学系与学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培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八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两名,硕士研究生十几名。 社会兼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委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北京生理科学会理事

发布时间:2023-04-17 19:0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是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在线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可通过本平台学习专业课和公需课的课程。

发布时间:2023-02-26 07:46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及其科研人员荣获全国科技

日前,科技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国科发奖〔2022〕18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临基所)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王燕平研究员、史楠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7 00:00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多措并举,促进基础研究转化为原始创新

其次,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不能过度强调成果数量和成果转化,否则将会迫使科学家更多关注短期结果而难以进行突破性创新。基础研究需要厚积薄发,一项科学发现和理论的提出,往往需要长期时间积累才有成果。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前后思考和论证

发布时间:2024-04-24 12:33

研究人员呼吁为防止基雌学领域的人才流失提供特殊支持世界

基础科学研究人员担心尹锡悦政府增加医学生人数的计划可能对该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构成严重威胁。他们担心科学部门可能会被边缘化,因为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医学院和教育上。 全国基础科学研究人员协会周一发表声明,敦促采取他们所说的“特殊对策

发布时间:2020-12-08 18:24

2021年广东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符皓教育

3.具有指导、培养中初级研究人员或研究生的能力。 (三)业绩和成果条件。 1.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能够提出有较大学术影响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提出有效的研究途径,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解决科研工作中有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或

发布时间:2024-04-22 00:00

办公室管理人员临床评价,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最新

点击查看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在康强医疗人才网上发布的最新招聘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面向医护人才招聘办公室管理人员、临床评价中心科研人员、标准化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循证医学基础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3-04-15 00: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启事

通过进站申请,办理入职和进站手续。

发布时间:2011-12-29 00:0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及研究课题进出站及在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及研究课题 1. 基础设施检测中心:李颖 进站日期:2009年4月27日 研究课题:《对最高试验速度400km∕h高速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 博士后合作导师:王卫东、康熊

发布时间:2023-06-25 09:49

2023年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招聘非编人员公告公务员考试网

附件:1.天津医科大学2023年第四批招聘非编(劳务派遣)人员计划 2.在学证明 3.报名信息表 4.个人简历 原文标题:天津医科大学2023年第四批招聘非编人员方案(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1-10-18 00:00

印度主要涉藏研究机构及人员概况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按照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路径开展的藏学基础研究在印度是相对起步较早的传统学科,印度早期的藏学研究人员也多数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印度最初开始系统化研究藏学主要是源于西藏的典籍中包含着大量已在印度失传的大

发布时间:2017-01-17 21:01

李克强: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沉下心搞研究把冷板凳坐热中国新闻

科技、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要落实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教学科研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沉下心来搞研究,把冷板凳坐热。他责成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提高研究生基础补贴标准,调动青年人才积极性。北京

发布时间:2019-01-01 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推广和发布基础研究科研人员标识(BRID

即日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启用基础研究科研人员标识(Basic Researcher ID,BRID)。 为使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广大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和使用BRID,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发布时间:2023-03-13 12:07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甘坐基础研究的“冷板凳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蒋勇 杨静)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卡脖子”技术,成为2023年全国两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经济之声两会特别策划《他们眼中的国计民生》,本期推出“科学篇”:加强基础研

发布时间:2019-06-05 00:00

南方医科大学2019招聘博士后高层次人才特聘研究人员骨干

(1)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副教授或国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助理教授及学术水平相当人员; (2)学术业绩优秀的南方医科大学副研究员或特别急需且学术业绩优异的南方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 (三)基础年薪和待遇(包括年度考核绩效、各类补贴、五险

发布时间:2021-09-15 00:00

华西牛津消化道肿瘤研究中心HuaxiJointCentreforGastrointestinalCance

(2)研究人员 姓名:杨锦林;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消化系统疑难重症尤其早期消化道肿瘤,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技项目等多项课题。Gastroenterology、

发布时间:2019-02-20 11:22

经济日报:重庆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厚植培育土壤基础研究

重庆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能源等多领域的重大需求,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科研人员围绕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联合开展具有颠覆性的重大原创性研究和系统、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

相关推荐
  • 基础研究人才以什么为

    发挥党和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领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以自主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重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形成大批青年科技人才为塔基,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问题分析

    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篇一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

  •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在国际前沿技术和人才体系愈演愈烈的“脱钩”、“扼制”和“断供”外部形势下,作为支撑经济社会运转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期盼建议

    明天的强盛来自于今天的后备人才储备,中小学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期;为长远解决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短板、从根本上改变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的窘境,需要夯实科技强国人才根基重大目标,前瞻部

  •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反思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批判性思维缺失、学科知识单一、阅读能力不足等问题深刻影响着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应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教师等多角度强化大

  •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这种情况下,指望这些“准诺奖级”人才静下心来思考探索,突破自身极限,探寻认知边缘,并且取得重大原始创新,似乎有些勉为其难了。 那么,培养“诺奖级”人才能指望谁呢?青年人才。基础研究

  • 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

    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

这里是最全的基础研究人员内容!在本站您可以发布有关基础研究人员的优质文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推荐阅读